在杭州美仑美奂服饰有限公司工作不到一年的达利女装学院毕业生朱慕芳如今的月薪已达5000多元。“刚毕业在公司做实习生的时候就拿到了2000元的月工资。”朱慕芳自豪地告诉记者。
“要让学生有尊严而体面地去就业,有尊严就是学有所用,体面就是就业可选。”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叶鉴铭说,“高职院校只有走特色发展道路,引入企业‘大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出‘不可替代’的人才。”近年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创新实践“校企共同体”建设,找到了一条高职教育“不可替代”人才培养特色之路。
一幢教学楼的“转型升级”
——“敲墙运动”推倒了砖墙,也推倒了“心墙”
这是一幢什么样的教学楼?走廊两边是一间间高墙隔立的标准教室。“上午有三分之一的教室空着,下午有三分之二的教室空着”,这是两年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几次教学检查后得出的结论。
“像我们这类学校,学机械的学生,就要在机器上边操作边学;学服装的学生,就要会制作各式衣服。这堵墙必须敲掉。”2008年7月的一天,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会议上,叶鉴铭毅然作出了决定。促使他采取这一断然措施的原因,是因为他始终认为,高职教育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应有其自身独特的培养目标、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空和评价手段。
2008年8月30日,第一个榔头就砸向了刚建不到一年的崭新教学楼,整个楼层的一个个标准教室被打穿,“敲墙运动”由此在杭职院展开。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榔头引发舆论大哗,许多教师甚至背后说学校领导是“败家子”,“以后我们在哪里上课?怎么上课啊?”“敲墙运动”迎来的是师生们不解甚至怀疑的目光。
没想到,9月22日,前来调研的杭州市市长蔡奇说:“这样做很对,高职院校的确不需要这么多普通教室”。
当最先被敲掉的一号实验楼改成“友嘉机电学院”时,一台台崭新的数控机床被搬进了整个打通的楼层。“那些设备是友嘉集团运来的,价值1400多万元,企业还派来11位实训老师,以后学生就在这里操作、上课了。”此时,不论老师还是学生的脸上都少了一丝疑惑,多了几分欣喜。
紧接着,原艺术系所在的大楼也被改成达利女装学院。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学院敲掉了2万多平方米的教室,建成了一个个摆放着整齐机器的实训车间、教学工厂。
如今,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终于理解:当初推倒的绝对不仅仅是一堵堵砖墙,而是“心墙”,树立的是一个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举起的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文化育人”的大旗,走出的是一条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
叶鉴铭说,“敲墙运动”只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重构课堂、拓展教学时空的开始,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使学校教学空间与学生学习空间由单纯的教室转变为教室、实训室和车间,由单一的学校转变为学校和企业,这背后完成的是从学科教学到职业教学,再到现代高职教学的高职理念大转变。
刚刚从企业回来的友嘉机电学院数控专业教师吴晓苏告诉记者,这两年自己难得有空闲,每年至少有一大半时间在企业和车间。为了让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接轨,杭职院提出并实施了教师“两大经历”工程,要求广大教师“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出学校”。第一个是企业经历,明确专业教师3年内必须有不少于半年到企业一线实践的经历;第二个是学生工作经历,专任教师必须担任学生工作两年以上。
2008年下半年,为了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彻底改变原来的课堂教学内容,吴晓苏整整半年时间吃住在企业,整天与工人们一起泡在车间。“一开始对有些新概念的接受确实很痛苦,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知道了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而且了解了整个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情况。”吴晓苏感慨地告诉记者,整整半年时间的企业融入、一线体验,他带回来的是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然而,在杭职院,“最痛苦”的还不是专业老师,而是一度被叫做“温水青蛙”的思政课和公共基础课老师。“现在我们也一样要下企业,与专业教师、企业师傅打成一片。”思政课老师王玲颇为感慨地说,有些课堂干脆直接设在企业教学区,教授内容完全根据专业要求设定主题,把企业文化元素融进去,结合实训项目进行教学。“让学文的人整天与一堆生硬的机器打交道,无疑十分痛苦,但现在有更多学生的目光投向了我们,思政课比以前上得容易,也更有成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