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56名高中生参加体检,完全合格的只有10080人,仅占13.39%。近日,北京市体检中心发布的《2011年度北京市体检统计资料报告》中,这组关于高中生的数据再次敲响了中学生体质健康的警钟。报告显示,近九成不合格的学生中,除了视力不足、超重等“老大难”问题外,脊柱侧弯、高血压等问题也逐渐显现。
中学生体质不良引发的问题已在大学显现,最引人注目的是近日西安30多所高校取消长跑,上海一些高校的秋季运动会上没有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两个长跑项目,虽然理由是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受伤”,但明显也是适应当下学生的体质状况。一些大学生的行为更是出格,学校强制“刷卡锻炼”,他们却只刷卡不锻炼,还有人竟在体能测试时出钱雇人代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北京市的体检报告发布前半个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刚刚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并指出要“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
中学生体质堪忧与国家政策的尴尬对比,不禁令人反思:“阳光体育”已经实施五年,“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为何依旧未能普照?
现状:时间不够用 锻炼不主动
小丹是知春里中学九年级的学生,每天写完作业已是晚上9点多,课间操和每周3-4节的体育课是她仅有的锻炼时间。偶尔,妈妈想带小丹外出跑步锻炼,小丹反而不愿意,“太累,想歇会儿”。
小丹的情况不是个案。上课、作业、补习班等占据了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体育课和课间操之外,他们很少有空闲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平均每天能锻炼半个小时就不错了。”李女士的儿子在北京十三中分校读初一,她告诉记者:“孩子偶尔闲下来,还想休息一下,上个网、打个游戏,对运动并不是很热衷。”
2011年,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只有22%的小学、初中和13%的高中能够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
“一方面,学校的锻炼时间无法保证;另一方面,许多中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也不强,而体育运动应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青少年问题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正因为如此,他对于北京市体检中心的报告数据并不感到惊讶,他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我们的中学生长期以来睡眠不足、缺乏锻炼,又饮食营养不均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跟踪调查显示,十年前近半数中学生睡眠不足,十年后这个数字已经达到近八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