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刊出《一个人的选修课,怎么开》一文后,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对“特权”与“公平”进行争议之外,不少人还对中小学是否该鼓励“个性化成长”这一焦点提出了不同意见。
家长:“偏才”失败风险大
对于付渊的“特殊待遇”和“个性化成长路”,家长们意见各不相同。
三泉学校的小丁学习成绩中等、性格内向。他酷爱绘画,打算先考一所普通高中,然后考中央美术学院,走美术专业之路。但他的想法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这完全是没有出息的想法。而且,美术成才的可能性很小,万一走失败了,又耽误了正常学习,最后一事无成怎么办?”接受采访的不少家长表示,在现有的升学体系中,“偏才”失败的风险性很大。因此,不主张孩子“剑走偏锋”去发展个性特长。
网友:教育最好“量力而行”
是否鼓励学生“个性化成长”,还对当下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提出新挑战。
昨天,本报报道经解放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后,也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一位网友提出中学不宜开这种“小众”类专业课的理由,“基础教育的任务是打好基础、帮助所有孩子全面发展,帮助孩子奠定未来的广泛学识基础,因此,不宜以偏概全。”还有网友认为,当前中国教育资源还处于稀缺阶段,公共教育的责任是解决大多数学生的基本需求。连这一点在当下还远未做到,谈个别化配置太超前了。
专家:个性化教育是大势所趋
从休创作假的高中生“小苍”,到一人独享“广播电视编导”课程的付渊,随着越来越多“个性化成长”案例涌现,近年来“个性化教育”成为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不少专家表示,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个性化教育将是大势所趋。
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吴刚教授提出,中小学的班级授课制“批量生产”人才,降低了成本、保证了未来劳动力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但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当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社会所需的人才门类日益多元化,势必要求教育更加个别化。“目前,信息化平台、拓展型课程平台等已经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弹性,这也成为不少学校新的研究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