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认可的得意中偷偷加班
“你好,我想问一问‘能者多劳’这个词的意思……”我刚拿起听筒,一个爽快、活泼的年轻女声就跃入耳中。没有沉重和疑虑,直入“主题”,但又似乎和“主题”没太大关系。
“我们这里是心理热线啊……你为什么要问到这个词呢?”
“嗯……我其实是想问问,‘能者多劳’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女孩马上换了个说法,问题更明显地展现了出来。
“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才让你想到这个问题的?”我猜测,这个所谓的“能者”大概就是她自己了。
“是啊!我是做……工作的,公司每年给我们这边的任务都大概在100左右,今年的配额是97个,我们头儿把其中的65个都给了我,而另外一个同事才32个。别人都觉得我能干,认为我要多干,说是能者多劳。”
原来“能者多劳”是从这里来的。不过这个比例也的确悬殊了一点,已经是两倍多了,这样的付出能让她得到额外的补偿吗?
“没有,我和大家都是一样的。”
“那不是很不公平?”其实让我奇怪的是她在叙述这样一个明显不公平的事件时的语气——轻松、愉快,似乎还带着点儿什么别的东西,我一时说不出来。
“头儿其实也体谅我这边的难处,本来有几个实习生帮我,可后来其他部门也忙,就都调走了。头儿说让我们组的另两位同事帮我,但这段时间每个人都挺忙,一有事儿人家就得忙自己的,我这儿的活儿就接不上了。所以,最后的结果还是我自己干!”
“那你这么大的工作量吃得消吗?”我有点儿替她担心。
“现在还可以,但是必须得加班。而我们公司的大头儿又特别强调‘平衡’,不允许加班,所以我只能偷着加,也不敢报加班费,怕给部门抹黑。”
“公司有你这样的员工可真是幸运啊!超额干活,不要回报,偷着加班,还要保持部门荣誉……但是我真的担心你这样做下去,能坚持多久?”
“我也找头儿反映过几次,头儿知道我的状况。但是,他认为我的那两个同事能力不够,还是希望我能多做一点。不过,事实是他们才做那么点儿就已经在喊累了,而我做得多也有自己的成就感!”
“成就感”,我知道她语气里的东西是什么了,那是一种比较之后被认可的得意。
像小鹿一样旺盛的热情能持续多久
“我是一个特别好说话的人,一般有什么任务,给我就行,我自己就去干了,也没什么说法……”说起工作她滔滔不绝,语调里也透着陶醉。看来工作的确给她带来了不少成就感,难怪她可以这样忍受不公平,还每天那么勤勤恳恳,又很高兴。只是不知道,她在这样的付出之后,生活其他方面的平衡又是如何的。
“从你的描述中,我可以体会到你每天都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我想在这背后,你的家人是不是也给了你很多的支持呢?”我打断她的陶醉,将话题引向了她的家庭。
“我是和爸妈一起住,他们都不会干预我的,只是让我别太累就可以了。我今年24岁,自己觉得还比较年轻,而且也没负担,平时除了工作也没什么事情,我很希望能在这几年把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上,让自己的能力很快提升。等以后年纪大了,事情多了,发展的空间就会有局限。也许就没有今天这样快速发展的劲头了。”
“听得出来你是希望在这几年能够大展宏图,把以后的基础给奠定下来。”原来她那么投入地工作背后还有别的打算。
“对!我是想这几年好好干,好好提高自己!”她的回答充满信心。但是,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却生出一丝忧虑。
“能不能告诉我你做现在的工作有几年时间?”问这话的时候,我的眉头已经微微皱起。
“我到这里也不长,不到两年吧。”
“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可以做到这样的成绩,并且得到老板的认可,真的很不容易。但是,我也很想问问你是不是想过职业保鲜的问题?”
“职业保鲜?”她的语气里充满困惑,看来她的确没有考虑过相关问题。我的脑海里不禁闪过“职业倦怠”四个字。
“那你听说过‘职业倦怠’吗?”
“听说过,不就是一个职业做久了就会没有激情了吗?”她不假思索。
“那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容易职业倦怠吗?”我接着问。
“不太清楚,我没想过这个问题。”她还是那么直率、坦然。
“人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有这样一个心理周期。”我尝试和她分享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对于新鲜事物,我们首先是好奇,希望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当然手生常常会出一些差错,让我们觉得不很舒服,这是第一个阶段。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开始适应了这个新东西的种种特性,慢慢一切都能顺利上手,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比较有成就感,胜任感增强之后,上进心进一步提升,我们会投入更多精力来设法突破和创新,让自己的成就感再进一步,这是第二个阶段。再过一段时间,这个事物已经变得烂熟于心,操作它几乎不怎么费精力,创新获得的认可和荣誉也慢慢变得平淡,再进一步地提升好像不那么容易了,我们心中的热情也一点点变小。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内心深处悄悄地开始对自己每天重复的工作感到厌烦。这个时候,所谓的职业倦怠就来临了。”
“那我是处于哪个阶段呢?”她开始沉思。
“你自己认为呢?”我把问题抛回给她。
“我好像……在第二个阶段。”她给自己定位。“公司的人都说我就像小鹿一样,每天跑来跑去,充满精力!”
“你感觉自己的第三个阶段什么时候会来临呢?或者说会不会来临呢?”
“嗯……我不太知道……”这个爽快的女孩语速第一次慢了下来。
用量化的方式重新分配自己的精力
略顿了一下,我慢慢说:“有人做过调查,说有些情况下比较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比如长期付出超过获得的人。”
“可我不是那么在乎物质的人……”她边思考边说。
“再过几年呢?”我继续问。
“……我不知道……”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如果我总是这样比别人多做……到了30多岁的时候……我有可能会有一天不想再做了。”
“你想到了什么?”我觉得她好像想起了什么。
“我妈妈,我小时候总是听她抱怨工作多么没意思,领导多么不公平。还有,我们部门的一个同事,听说她原来刚来的时候工作热情也挺高的,但是现在……”从她的语气,我知道她已经对自己的工作热情有了新的思考。
“现在,我还很想回过头来问问你:为什么你今天会来问这个‘能者多劳’的问题呢?”我将话题转到了开头,希望能推动她有进一步的思考。
“我心里可能已经有不平衡了!但是,我现在的不平衡还不是来自付出多少,而是来自同事关系。”原来,她一直觉得两位同事疏远她,不管她多么热情,她们似乎都不太领情。尤其最近她发现那两个同事在彼此推荐一些很好的学习材料,却不愿意让她知道,她感觉很难受:“我不明白,我什么时候得罪她们了!”
“听得出来,你对这些感觉很委屈。我们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她们为什么不愿意接近你。”我请她想像自己是其中某位同事,然后想像自己的办公室里有这样的两个同事,一个是她的样子,一个是另外一个人的样子。“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办公室中,你自己会有什么感受?你更愿意接近谁?”
“我明白了。”良久之后,传来了恍然大悟的声音。“她们和我在一起,一定会感觉有压力!”
“职业倦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际关系问题,缺乏必要的支持,一个孤军奋战的人也很容易职业倦怠;自感能力和付出超过别人,又被长期同等对待的人也容易职业倦怠。”我对上面的话题做了进一步补充。
“看来,我是得调整一下了!”她感叹,“可我该怎么办呢?”
“我们不妨慢慢来,”我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将话题再次荡开一些。“你刚才讲你希望自己的这几年可以在工作上多多提升,那么在其他方面你还有什么计划呢?”
她略想了一下说:“我希望自己能进修一些新东西,我们这一行更新很快,很容易落伍,不学习是不行的,我很想学个研究生;还有就是找个好老公吧!”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在这两件事上各投入了多少精力呢?”
“……”她又在叹气了,“研究生方面,我查了一下,很想上……学校的,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就拖下来了;老公方面,没有花什么精力,准确地说是没时间想,就觉得随缘吧。”
“和工作相比,这两件事的重要程度是怎样的呢?”我希望她用量化的方法告诉我。
“如果工作是10分的话,研究生应该是12分,因为它和我的未来发展有关;老公就应该是100分了,因为他是我的终身幸福啊!”她毫不犹豫地说。
“那你觉得自己目前的精力分配如何呢?”
“你不问我也觉得有问题了!”她快人快语,“这么一说,我发现我对工作的狂热程度是挺成问题的!”
“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把你的三件大事都考虑在内,你将如何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日程表呢?”我把问题推到具体的层面。
“我想我得留给自己时间上周末的课程班吧,这样就得减少加班……我还得多参加点活动,好认识更多的人,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她说给我,其实更多是说给她自己。
“这样看起来你要有个计划来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了?”我打断了她,因为我觉得这个计划不是要在这里完成,而是需要她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想的。目前更重要的是看看计划的实行还有哪些困难。
“这种时间上的变化也许会让你对工作不能像现在这么投入,你打算怎么办呢?”我抓住最眼前的一点。
“嗯……”她迟疑了一下,“我要和头儿再谈谈,我觉得自己的长期发展还是最重要的,我要为自己争取时间!”她的话很有力,似乎充满了决心。
“那你在不在乎你的好评将可能降低呢?”
“……”她又迟疑了一下,“可能还是会在乎……不过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把自己的目光放长远。”
咨询后记:
这个爽快女孩的问题其实并不单是个体的问题,而是许多职场新人都会同样面临的问题。有人在做职业倦怠的研究时做过统计,职场新鲜人在工作两三年后出现职业倦怠的不在少数。所以,从一些职业的人员流动研究中可以看到,3年几乎是一个坎儿,有不少人都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出现跳槽现象。
这种问题的出现和新人不懂得职业保鲜是有关系的。所谓职业保鲜就是让人对自己的职业有更长久的兴趣,能够长期地投入而不厌倦。这种保鲜其实核心是对个人生涯的规划,是建立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
职场新人(有时候可能不只是年轻人,还包括新任某种工作的人)的职业保鲜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平衡问题。职业的初期热情不能掩盖自己的生活需要,著名生涯发展理论家舒伯的“生涯彩虹”中就明确指出,人在整个生涯中的角色不仅是工作者,还有父母、儿女、休闲者等等。忽略任何一个,都有可能造成生涯发展的不平衡。其实想想也会明白,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前沿的变化才不会动摇你的根基呀!
其次,长远发展问题。为自己建立一个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你将目光放得更远时,你才不会被眼前的东西所诱惑。一时的认可,甚至一时的奖励都是暂时的,你的职业发展终极目标才是你要达到的终点。
第三,细水长流地规划热情问题。人和工作的相遇就像谈恋爱一样,都会有个热恋期,这个时候我们对工作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疯狂地投入。但是,很快当我们彼此了解,发现自己的很多期待不可能得到满足之后,懊恼和抱怨就随之而来。所以,在最初投入工作时期,如果我们能多提醒自己尽量客观地去看待新工作,降低自己的期待值,细水长流地发挥热情,也许会让我们多一份冷静地去思考问题。这样做既避免了后期过多付出之后的不平衡,也保护了我们的热情,可以让我们有心情去不断发现新契机,不断地积累对工作的兴趣。
最后,人际环境的维护问题。调查表明,在员工离职的众多原因中,人际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好的人际环境会给人归属感、认同感,让人更有勇气去面对挑战,也更有能力去克服困难。相反,一个糟糕的人际环境则会使一些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无解的难题。同时,在联络工具高度发达的今天,良好的人脉也会给个人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因此,在个人职业发展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人际环境,将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贴士
职业倦怠都有哪些表现
★情绪上的低落和衰竭:觉得自己对工作已经没有什么热情,每天工作的感觉就是累,不想向前冲,不愿意有太大压力。总盼望放假,有熬年头的感觉。
★态度上的消极和被动:开始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不再主动奉献,也不再关心自己对团体是否有贡献。对工作有关的人际关系变得不再愿意积极维护。
★成就感上的缺失:变得敏感,总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工作,对自己负面的评价增多,认为自己能力低下,很自卑。
不妨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出现了一些征兆呢?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就要好好想想了,也许你现在就需要赶快为自己的生涯做一个认真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