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教育话题似乎永远能够保持热度,那是因为教育不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而且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今年两会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而规范小升初招生、缓解择校热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以下是本网对地方两会上教育相关观点进行的汇集,欢迎广大网友关注。
委员声音:
北京:
提案建大学生廉租房以低价租给创业者
昨日,“蚁族”问题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市政协委员郑利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在一些商务工作区域的周边,建立起一些创业人的居住区,安排人进行管理,消除“蚁族”的生存隐患。
上海:上海市人大代表:教育均衡从校长教师流动做起
新华网上海1月30日电(记者仇逸、杨金志)针对目前广大家长学生争进“好学校”“好班级”,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考证热、培训热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上海市人大代表林丽平提出,学习借鉴日本教师流动制度经验,试点实行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流动制”,均衡教育资源,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四川:幼儿园比上大学贵代表委员建议幼儿教育免费
比上大学还贵的是什么?是幼儿园。“天价幼儿园”建园费动不动就上万。金猪宝宝到入园年龄,成都幼儿园今年纷纷涨价。教育部正在研究“学前教育”纳入13年义务教育。
·观点直击:教师待遇的均衡就是义务教育的均衡
·话题:聚焦免费高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值得期待
·新华视点:代课教师离开讲台大势所趋如何离去?
委员声音:
云南:云南省人大代表建议:打破贫困农村高中教育瓶颈
新华网昆明1月26日电(记者伍晓阳)正在召开的云南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有人大代表提出,目前贫困地区高中教育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建议加大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并加强师资配备,打破贫困地区的高中教育瓶颈。
云南省人大代表建议: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浙江:代表委员热议:"国有民办"改制能否遏制"择校热"
记者:“国有民办”学校体制改革后,这对社会上的“摇号”、“择校”等风气,究竟会加剧还是扼制?能否改变教育不均衡现象?
计翔:学校之间的差距问题,我觉得应该要辩证地来看。这个改制,只不过改了一个表象而已。现在所谓的名校,有历史原因,但学校之间的差距,最根源就是生源问题,把好的学生放在一起而已。
江西:江西政协委员:应保证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新华网南昌1月27日电(记者涂超华)江西省政协委员许小欢在政协江西省十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表示,社区体育场所设施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建议政府出台法规保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有序向社会开放,以满足不断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详细
广西:教材循环使用难再引关注建议:试行"电子书包"
新华网南宁1月31日电(记者张莺)教材循环使用,这一老话题在此间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再次引起关注。出版界业内人士称,我国教材循环使用难,应试教育是原因之一。>>>详细
安徽:中小学生“减负”声音传递到安徽省两会
连日来,一名初三学生写给合肥市教育局局长的“减负”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记者也持续对此进行了报道,适逢省“两会”召开,报道也引起了省人大代表们的广泛关注。昨天,来自合肥代表团的多名省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中小学生适当“减负”的建议,将“减负”声音传递到“两会”上。>>>详细
·观点直击:教师待遇的均衡就是义务教育的均衡
·话题:聚焦免费高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值得期待
·新华视点:代课教师离开讲台大势所趋如何离去?
教育焦点:
两会关注教育热门话题
焦点1: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
·热点透视:大学生社区见习岗为何遭到冷遇?
·企业人才需求增大毕业招聘会:从聚众到分众时代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选择大城市?就业应走向大众化
焦点2:将上幼儿园费用与上大学的费用进行比较,认为上幼儿园费用过高。
·幼儿园助学费高达数万家长“被自愿”捐资助学
·广州2010年重点治理"小升初"择校这一教育顽疾
·幼儿园比上大学贵代表委员建议幼儿教育免费
焦点3:学生负担过重,小学生说是不给考试排名,在合肥一些名校,小学考不到90分,家长就会被班主任找到谈话,初中阶段,很多初中生晚上做作业要到凌晨。
·中小学生的假期变身“第三学期”成无奈之举
·山西省政协委员:制止中小学择校风应下“猛药”
·中学生网上"晒"作息时间教育局:要适当"减负"
热议话题:
上海市政协委员:高校自主招生岂能“牺牲”语文
“语文门”事件,引发了委员们的激烈讨论
观点PK:
正方:自主招生“不考语文”是高校的权利
何为“自主招生”?顾名思义,自主招生就是高校有着自主权的招生。与此相应,自主招生考试并非高考。六所高校中,有4所是理科生不考语文,既然是理科生,高校要在短短时间内考察理科生的水平,侧重于专业考试,不考语文,似乎也没有什么错。再说,自主招生针对的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功能侧重于选拔专业人才,不考语文也应该可以理解。>>>详细
反方:自主招生缺考语文母语教育随意偏废?
近日,上海市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中,有四所高校语文考试缺席,有教师解释称,这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在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洪流中,语文被边缘化的迹象或有出现,但高等教育学府如此赤裸裸地公开歧视作为我们母语的语文,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并引起反思。>>>详细
胡光上海市政协委员:
高校如果放弃语文考试,实际上是向社会,还有向基础教育传达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就是语文不重要,应该旅行它的重大社会责任,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信息。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语文教育长期以来跟国际对汉语地认识滞后,从2000年全世界选择学汉语的人数300万,日本、韩国选得比较多,到今年世博以后将达到将近8000万人,所以说增长了将近300倍,而我们自己却还大幅度地下降,还在考试这个制度体制下,削弱人文科技,削弱语言、母语的重量,我觉得这是与整个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
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误以为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有语文,我们自己国人就不用再学语文了,恰恰不是这样,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表达,而我们现在如果说有最大的一个缺失就是我们在表达上面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都学语文,学的时间最长,用的力气最大,但是我们表达的效果并不是最好,这里面可能有语文教育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有我们在学语文的时候,更多地把它当做一种考试的手段,一种测试的手段,而不是当做一种生活的必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