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用一种更宏观、长远的视野来看待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来思考到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一个多重矛盾交织、逼促其寻求整体性自我变革的历史关口。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对于大学而言,一些最核心的追求是无论如何不能丢弃的。而有了这样的信念作为基石,我们才能确保,我们是在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未来尽责,为我们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立命。
6月8日下午,安徽亳州,谯城考区二中高考考点,考生走出考场,将手中的文具袋抛向空中,庆祝高考结束。张延林 摄
●主持人:记者 柳森
●嘉宾:熊庆年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柳森:每年夏天,高等教育总会凝聚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最近,有三种现象引人关注:继去年之后,今年全国高考报名总人数再度减少约65万名;去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放弃高考,而诸多迹象表明,今年的弃考人数或许比这个数据更高;高考过后,高校生源大战硝烟弥漫,各种高招层出不穷。对此,您怎么看?
熊庆年:这也许是一种必然。比如高考总人数的减少,有几方面的因素。如,考生可选的未来人生通道越来越多,可以出国留学,也可以先就业、再深造,如今终身教育渠道也越来越多了。再有,我国学龄人口的自然减少将是未来几年的一个态势。由各种因素导致生源减少,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反映,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更无需过分放大。从危机意识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本身当然应当未雨绸缪,在提升自身教育竞争力的同时应对危机。
但在我看来,当下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尽管我国高校规模扩张之势已有所减缓,但一些高校仍在盲目追求规模效应,实际上也就是 “经济效应”。与国外以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争取考生不同,国内很多高校对生源的争夺,仍然停留在“掐尖”和“发奖学金”等制造“眼球效应”的层面。
对于 “抢状元”、 “新生奖学金再创新高”等消息屡现报端,并被 “突出处理”,我个人是持保留态度的。这种无序的生源竞争,多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某种心浮气躁的混沌局面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投射。学生当然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础,但并非唯一要素。过分强调 “状元”,只会助长各方对 “眼球效应”的追逐,也不利于一个健康良好的舆论氛围的形成。 |